的确,作为一个四面环水的里下河市,兴化人对于“船”的记忆可谓深入骨髓。但如今,时光翩跹,记忆中的那艘木船早已脱开了缆绳,漂泊在茫茫河流之中。
祖祖辈辈的兴化都离不开水,更离不开船。还记得过去父辈们乘船满载而归时的喜悦,还记得过去那些船匠精湛的技艺,那时候的船就是支撑起家的基石。不论是渔业、造船业、水上养殖业还是运输业,“船”始终都是缔结人与海最高效和安全的途径。对于“讨海人”来说,船是移动的住所,亦是温馨的港湾。
大浪淘沙,随着兴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,船,特别是
木船已经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。只有踱步在一些乡间的坊间时,你才会发现它们的踪影。经过岁月的洗礼,这些被遗失在城市建设浪潮之中的旧物,有着别样的质朴之美。它的质地,它的弧度,它的沧桑,无一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。
正因如此,这些曾经劈波斩浪的
木船,吸引来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、画家和游客。如今兴化市竹泓镇如火如荼地建设传统文化产业元,这些传承的木船的 制作工艺,能否带来不一样的灵感?也许发展以竹泓木船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,也可以成为其传承和新生的一片沃土。
旅游的精魂是文化,在船文化这一方面,兴化并不欠缺。从兴化竹泓船只外形特征、结构特点再到它的历史价值、美学价值,在竹泓人与船之间,有着叙不完的“旧情”。兴化完全可以挖掘这方面的文化历史,修建船文化馆,借鉴福州马尾船政的经验,推广船文化之旅,既寓教于乐,又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。
往细了想,我们甚至可以请来那些船匠艺人,通过类似博物馆这样的平台,传授和讲述古往今来竹泓人造船的历史和技艺,同时开发船模等文化创意产品,这样在传承文化的同时,也能很好地丰富竹泓船文化旅游的内涵。通过对船文化的挖掘开发,打造一个集旅游、学习、体验为一体文化旅游品牌。并以此为突破口,带动其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,形成“
竹泓船文化产业链”。